法律知识

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签订的认购协议,其法律后果如何?

2019-08-14 07: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般来说,发展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与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的原因大致如下:?其一,一些花园洋房、别墅类项目开发,发展商对其市场前景无法确定,担心投资上出现偏差,因此在项目尚未启动或者刚刚启动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以认购为由投石问路,以最终确定

    ?一般来说,发展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与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一些花园洋房、别墅类项目开发,发展商对其市场前景无法确定,担心投资上出现偏差,因此在项目尚未启动或者刚刚启动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以认购为由投石问路,以最终确定市场之需求情况,并能赢得部分启动资金。?
     其二,一些发展商炒作楼盘,造成一种似乎不预先认购,等到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就难以买到该楼盘房屋的现象,纯粹为“借鸡生蛋”之行为。?
      根据上海市《关于加强预售商品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这样的认购协议显然属于无效协议。如果购房者已经在发展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签订了认购协议,则可能产生如下结果:
    ?(1) 发展商如期开发该项目,并取得预售许可证,双方签正式预售合同,无任何纠纷。
    ?(2) 发展商如期开发该项目并取得预售许可证,发展商将认购的房屋又预售给第三人,
    先签订认购书的购房者只能请求返还所交房款,返还房款顺利则罢,否则,只能诉讼或仲裁。

    (3) 发展商不能如期开发该项目,则只能请求返还房款,同第(二)种结果一样。?
    可见,未依法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而以预订、预约、认购、定购等方式变相预售商品房的,均属无证预售行为,违反了《上海市房地产转让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应当由市房地局或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上海市房地产转让办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即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的,责令其停止预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上海律师 上海房地产律师 上海房产律师 二手房律师 房地产买卖律师 房地产咨询 房地产诉讼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507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