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当初说好的试用期两个月,然后等到第三个月公司又说试用期三个月,,现在我在这实习三个月了,有赔偿吗

劳动纠纷
2023-08-05 22:25:48
共有7位律师解答
  • 您好,公司无权单方延长试用期。
  •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延长试用期。
  • 试用期的赔偿金额计算方式为:如果试用期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因此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赔偿;如果企业非过失性辞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超过试用期的赔偿金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时,如劳动者已经履行违法约定的试用期,用人单位应以劳动者在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标准,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工作期限,向劳动者支付相应赔偿金。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劳动者尚未履行完的违法约定的无效试用期,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什么情形下试用期的约定是不合法的
    以下几种情形均不得约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期满续订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工作岗位变更的;
    4、用人单位招用同一劳动者且上次招用时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已实际履行或者已部分履行的;
    5、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指令性安置的复退军人以及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等政策性安置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 试用期期限法定标准,具体如下: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此外,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实习期辞退有没有补偿
    实习期辞退有没有补偿需要视情况而定:
    1、试用期辞退不一定有补偿,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是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有补偿;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需要看劳动合同期多长,如果劳动合同期超过一年的,试用期超过一个月,但是没有超过法定范围内是没有赔偿的,如果合同在一年以下的,试用期超过一个月就是违法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如果公司违反了试用期规定,您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您可以咨询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法律机构,以了解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查看全部7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