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

2024-06-18 1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处理民事纠纷应依法进行,而《民法典》提供了基础框架。本文将重点解析《民法典》规定、民事纠纷调解原则,及调解实践要点,以引导读者深入理解。随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一同探索细节。

  一、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的首要依据是法律。

  1.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适用习惯,但必须符合公序良俗。这强调了法院应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独立审判,且法官不具备立法职能。

  2.此外,当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时,应优先适用这些特别规定,确保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适用是准确且具体的。

  二、民事纠纷调解原则

  1.民事纠纷调解应遵循包括态度和蔼、主动掌握调解、熟悉案情、理顺调解思路、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调解准备工作等原则。

  2.通过这些原则,法官能够建立当事人的信任,掌握调解的主动权,有效地进行案件的调解工作。

  3.耐心倾听、全面梳理案件、制定调解方案、注重程序正义等,是调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助于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和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可。

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

  三、调解实践要点

  1.在调解实践中,法官需多做简易调解工作,注意调解言词,并根据公平原则处理没有法定依据的民事纠纷。

  2.对于极端或特殊案件,应在不违反基本伦理道德的前提下,适用民俗习惯来解决。这要求法官在调解时能妥善处理当事人的情绪,确保调解的顺利进行。

  3.简易调解的过程中,法官的交流方式、语言运用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缓和气氛,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从而在法官的引导下达到双方的和解。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8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