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概念是什么

2024-06-17 0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概念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制度。行政诉讼的特征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核心是确认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等。

  一、行政诉讼的定义和概念是什么意思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概念是: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二、行政诉讼的特征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我国的行政诉讼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行政诉讼是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的活动;

  2.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3.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及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4.被告只能是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或组织。

行政诉讼

  三、行政诉讼案如何确定被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21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