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林智敏律师为集成电路走私案二审做改判轻罪辩护
一、当事人
被告人:陈某(某科技公司采购总监)
辩护律师:林智敏律师团队
公诉机关:某区检察院
二、案情简介
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陈某作为某电子科技公司采购部负责人,在进口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过程中,指使下属通过拆分报关单(将单批货物拆分为多票低价值报关)、伪造交易合同低报成交价格(实际成交价与申报价差额率达40%)等方式,累计走私进口货物37批次,申报总价仅1600万元,经海关核定实际货值达2800万元,偷逃进口环节增值税、关税等共计420万元。侦查发现陈某直接审批虚假报关材料,并通过关联账户收取境外供应商差额货款。
2024年6月,法院一审认定陈某为主犯,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450万元。陈某对一审判决结果表示不服,认为判决的刑期过重,便转委托林智敏律师团队为其上诉做轻罪辩护。
三、公诉方量刑意见
1、支持一审法院判决结果,判处陈某5年有期徒刑;
2、追缴违法所得并处三倍罚金;
3、陈某系本案主犯,禁止缓刑适用。
四、被告(我方)辩护思路
1、单位犯罪责任切割:提交董事会纪要证明报关决策由总经理办公会集体作出;
2、主犯地位否定:银行流水显示陈某未参与差额资金运作;
3、税额重新核定:专业机构鉴定实际偷逃税额应为310万元。
五、案件争议焦点
1、陈某是否属于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
2、涉案税额认定是否准确?
3、是否存在降格判决处理空间?
六、判决结果
二审改判:认定陈某为从犯地位,刑期降至二年三个月(同时已羁押期可以折抵)。
七、法院观点
1、检方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能证明陈某具有最终决策权;
2、采纳辩护人提供的税额鉴定意见;
3、单位犯罪中非决策层可减轻处罚。
八、案件总结
本案通过"三个方向为当事人做轻罪辩护":
①单位犯罪决策层级梳理,成功实现主犯改从犯的重大突破 ;
②资金流向反向论证;
③专业税额对冲,与海关计税规则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