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

2018-12-17 09: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实践中,如果劳动者离职的有些情况可以获得补偿金,有些情况不能获得,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劳动者理智一般需要提前一个月与用人单位说明情况,提出申请,如果劳动者离职的,有些情况可以获得单位的补偿金,有些情况不能获得,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

  在《劳动法》中,只对下列几种情况作出了给予经济补偿的规定:

  (一)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

  (四)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用人单位涉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按照规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对因合同期满而终止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工人《劳动法》没有作出发给经济补偿的规定。但是,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合同期满或属于第十二条(二)项和第十五条的规定情况,解除劳动合同时,企业应当按照其在本企业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但是,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

  综上所述,劳动者辞职是要情况的,在有些情况下是由补偿金的,有些情况下是没有的,劳动者要分清这些情况,以便更好的保护自身的权益。

  二、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过错性解除):

  1、员工未能通过试用期: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的单方面过错:

  (1)违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失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侍奉二主: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欺诈:劳动者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5)刑责: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要合法!

  1、要获取员工做出严重违规或违纪行为的充分证据。

  2、2、企业规章制度的订立程序要合法,并且要向劳动者公示,如果规章制度跟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或者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相冲突,则制度的规定无效。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

  1、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主动辞职: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合同期满,员工不续订: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续订劳动合同。

  4、协商一致: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单位协商一致。

  注意:《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但下列两种情形除外(即仅有下列两种情况可以给劳动者设定违约金):

  单位出资培训:单位出资培训并与接受培训的员工约定服务期后,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

  竞业禁止: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劳动补偿金的相关内容。综上,劳动者辞职是要情况的,在有些情况下是由补偿金的,有些情况下是没有的,劳动者要分清这些情况,以便更好的保护自身的权益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95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