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浮动工资制度

2021-02-11 11: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浮动工资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从而上下浮动的一种制度,在一个特殊行业或岗位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什么是浮动工资制度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什么是浮动工资制度

  浮动工资作为一种新的工资形式,有其特定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因素:1.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全部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2.工资浮动的直接依据是职工本人的劳动贡献大小;3.工资浮动还取决于企业(车间或其它经济核算单位)的经营收益状况,即经济效益如何。具备上述三个要素,即可称为浮动工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成其为浮动工资。

  浮动工资的突出特点是:改变完全按照参考工资标准发放等级标准工资的办法,将职工的标准工资和奖金、津贴等捆在一起,依据职工劳动贡献大小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考核浮动发放。这一做法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其本人的劳动成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紧密地联系起来,因而,它不但能体现不同等级职工之间的劳动差别,以及体现同等级之间和职工本人不同时期的劳动差别,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职工实际付出的劳动量,而且还能体现企业不同时期,由于经营状况的变化对职工工资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基于浮动工资的上述特点,正确地使用浮动工资,对于发展生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实行浮动工资,突破了完全按等级分配工资的老框框,触动了基本工资,把职工的工资同职工个人的劳动成果联系得更紧了。职工在达到某一技术等级后,如不努力工作,未完成本技术等级应完成的实际生产任务,他将拿不到本人的等级标准工资。改变了标准工资"旱涝保收"的现象,有利于鼓励职工好好劳动,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使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体现,用经济手段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浮动工资,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和职工的劳动贡献进行严格的考核知计量,要求做到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好坏有奖惩。这对于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经济核算,建立劳动定额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等基础工作,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同时,也促进了干部责任制的落实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实行浮动工资,有利于改变过去职工不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的状况,促进职工从个人物质利益的角度来关心个人的劳动成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把个人的收入同个人的劳动成果,把个人利益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职工积极进取,努力生产,钻研并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使得热爱工作、热爱集体的思想风气大为发扬,有利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素质。

  4、有利于贯彻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原则。实行浮动工资,改变了过去职工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和本人劳动贡献脱节的状况,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本人的劳动贡献紧密联系起来。职工劳动贡献大、企业经济效益好,国家可以多收,企业可以多留,职工也能相应多得;反之,职工劳动贡献小,企业经济效益差,国家就会少收,企业也会少留,职工的收入则相应下降。这样做,有利于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使职工个人收入的增长建立在国家多收、企业多留的基础之上。

 什么是浮动工资制度 

  二、浮动工资制的注意事项

  实行浮动工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具体的浮动形式。从实践看,多数企业采用工资浮动形式。有些企业则将工资浮动和浮动升级结合使用;还有少数企业同时采用三种浮动形式。其次,要根据职工工资状况和生产、工作的需求,确定参与浮动的基本工资份额的大小。一般来说,中青年职工人数多,且劳动易于计量考核的企业或工种,基基本工资浮动的比例可以大一些,甚至全额浮动;反之,中青年职工人数少,劳动量不便于计量考核的企业或工种,其浮动的比例可以小一些。在确定浮动比例后,再将浮动的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等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并相应确定其以何种报酬形式与职工个人的劳动贡献紧密联系起来。最后,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个人的现行参考工资标准的等级标准工资与浮动工资有档可查,并且要完善企业的考核计量措施,做到考核有指标,发放有依据,使职工的浮动工资与其本人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联生活费起来。同时,要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实践证明,浮动工资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较好的一种工资形式。但由于试行这一制度的时间较短,具体的浮动办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通过实践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浮动工资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工资形式,有其特定的内容,比如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报酬挂钩而上下浮动。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什么是浮动工资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8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