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论贷款诈骗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

找法网官方整理
2022-05-23 11:41
导读: 贷款诈骗是近几年经济犯罪中相当突出的一种。目前,这一类犯罪活动仍很猖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打击不力。而造成打击不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因为贷款诈骗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

  贷款诈骗是近几年经济犯罪中相当突出的一种。目前,这一类犯罪活动仍很猖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打击不力。而造成打击不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因为贷款诈骗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二者比较容易混淆。除金融部门内部必须加大管理外,司法机关准确把握好罪与非罪之界限,有利于正确及时处理案件,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贷款诈骗犯罪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之特征比较

  1、二者的目的不同。贷款诈骗罪是根本不准备归还贷款,目的就是完全为非法占有银行资金,其犯罪对象是信贷资金。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则是为了促使银行与其建立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没有占有的故意。

  2、二者主观上的故意不同。贷款诈骗只存在于故意中,间接故意不构成贷款诈骗罪;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可能是直接故意,但也可能是间接故意。

  3、二者主观恶性的程度不同。贷款诈骗的行为人完全是藐视国家法律法规,不惜一切手段,不计一切后果的非法占有;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则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规避法律法规,挪用银行资金,其主观恶性明显小于贷款诈骗罪。

  4、二者在客观行为上也有不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捏造完全不存在的事实,骗取银行信任,从而使银行上当受骗;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的行为人虽然也有骗取银行信任的,但一般总以经营确需资金为前提,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事实。

  5、二者侵害的客体不同。贷款诈骗罪的客体是银行的所有权。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则是借贷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6、二者的法律后果不同。贷款诈骗是触犯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达到一定数额应受到刑法处罚。而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仅使所签贷款合同无效,应按民法或合同法办理。

  二、关于贷款诈骗罪与借贷合同中的民事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界定

  二者之间,最主要、最本质,也是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主观目的的不一样。在具体办案时,必须把握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从而正确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

  1、查明行为人贷款的真正目的。在办案中,我们不能单纯以行为人是否有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或者是使用了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作为认定其有占有故意的唯一标准,还应查清行为人申请贷款时,是否在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活动是否确需资金。如果行为人既无明确的投资项目,又将贷款用于非生产经营活动,则可以考虑其有贷款诈骗的动机。

  2、查明行为人有无履行还款义务的实际能力。如果行为人在贷款时并没有如期还款的实力,但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收入,或者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资产作为基础,就应该说行为人是在有还款能力的基础上申请的贷款。[page]

  3、查明行为人有无履行还款义务的诚意。这是反映行为人意志因素的主要内容。从司法实践来看,下列几种情形应当视为其没有履行还款的诚意,或者说其具有诈骗贷款的动机:一是行为人以虚假的姓名、地址或伪造的工商管理登记等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二是行为人获取贷款后携款外逃的;三是大肆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从事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四是贷款到期后向银行虚报亏损并转移、隐匿财产的。

  □潘清雄

  ■名词解释

  贷款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902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1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论贷款诈骗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债权债务问题
论贷款诈骗与借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