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不当得利司法解释是什么

2024-04-02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法典不当得利司法解释是:得利人若无法律依据取得利益,受损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得利分为给付与非给付两种,类型化划分有助于准确适用规定。受损人可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并赔偿损失。

  一、民法典不当得利司法解释是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在《民法典》中,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这种法律事实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而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二、不当得利类型与适用

  1.根据《民法典》第985条的规定,不当得利并没有排除其类型化。

  2.在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被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3.非给付不当得利又进一步细分为: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而生的不当得利;

  (2)基于受害人的行为而生的不当得利;

  (3)基于第三人的行为而生的不当得利;

  (4)基于自然事件而生的不当得利;

  (5)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生的不当得利。

  这种类型化的划分有助于更准确地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以妥善处理各种具体案件。

  4.当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发生竞合时,应允许当事人选择行使。这意味着,在存在多种请求权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请求权进行主张。

民法典不当得利司法解释是什么

  三、不当得利权利义务

  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受损人有权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利益。

  1.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其属于不当得利,且利益已经不存在的,那么无需返还。

  2.如果得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属于不当得利,那么受损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3.如果得利人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那么受损人有权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这体现了《民法典》对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严格规定,确保了受损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中还规定了不当得利因素的“浸入”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总之,《民法典》对不当得利的类型、适用以及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处理不当得利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你对不当得利还有其他疑问吗?找法网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你解决法律难题,快来提问吧!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639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