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财产留置权

2024-04-07 2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物权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物权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了解财产留置权的概念、法律依据和实践意义。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依法留置其动产并优先受偿。本文详细解读留置权的法律依据,并探讨其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财产留置权

  财产留置权,简而言之,是指当债务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依法有权留置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动产,并基于这一留置权对该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即为留置权人,而被留置的动产则被称为留置财产。

  二、留置权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什么是财产留置权

  三、留置权的实践意义

  留置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担保形式,其实践意义十分显著。

  1.它有助于维护公平原则,通过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保障,使得债务人在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能够通过留置财产并优先受偿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

  2.留置权有助于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通过给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保障,使得债务人在不履行到期债务时,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从而促使其及时履行义务。

  3.留置权还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维护公平原则、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对于财产留置权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提供详尽的解答和建议。

物权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76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物权法律师团,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