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抵押与担保的区别

2024-04-17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抵押与担保的区别是什么?保证责任有哪些方式?本文为您深入解析不同担保方式的区别与特点,助您更好理解并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权益。

  一、抵押与担保的区别

  抵押与担保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范围和性质。

  1.担保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各种为债权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从我国民法典的角度看,担保是以当事人的一定财产为基础,用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实现的方法。

  担保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涵盖了多种担保方式。

  2.抵押,特指提供私人资产(不论是否为不动产)作为债务担保的动作,主要发生在购买房地产时银行借出的抵押贷款或在典当商折现非不动产的物品。

  简言之,担保是一个大的概念,而抵押是担保方式中的一种,特指以私人财产作为债务担保的动作。

  二、抵押与质押差异

  抵押与质押在担保物权中各有其特点。

  1.最大的区别在于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而质押则必须转移占有质押物。这意味着,在质押中,债权人实际占有质押物,而在抵押中,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

  2.质押无法质押不动产,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而是登记。这是质押与抵押在适用对象上的主要区别。

  3.抵押与质押是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两种担保方式,但它们在法律后果上有所不同。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其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对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的价金优先受偿。

  质押则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

抵押与担保的区别

  三、保证责任的方式

  保证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保证。

  1.在一般保证责任中,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可以对债权人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2.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在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

  保证责任的具体方式由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理解了担保、抵押、质押和保证责任的概念后,你是否对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它们产生了兴趣?找法网法律小助手为您提供更多专业解答,快来提问吧!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597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