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式是怎样的

2024-06-20 2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工伤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式是应按照伤残情况、个人收入确定,具体发放规定是职工一级伤残可以享受二十七个月的工资、三级伤残可以享受二十三个月的工资等。

  一、工伤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式是怎样的

  工伤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式是需要按照个人伤残情况以及个人收入情况来决定,通常为一次性支付。分别是:

  1.工伤至一级伤残的,支付工资二十七个月;

  2.工伤至二级伤残的,支付工资二十五个月;

  3.工伤至三级伤残的,支付工资二十三个月;

  4.工伤至四级伤残的,支付工资二十一个月。

  除此之外,工伤者还可以按月享受工伤的伤残津贴。

  二、工伤不发工资申请劳动仲裁多久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一般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开始计算,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工资发放

  三、工伤期间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工伤期间单位不发工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起诉的方式维权。工伤职工在停工休假治伤期间,可以享受全勤的工资福利待遇。由于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有区别,因此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受伤上个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一定吻合。但是,不管怎样,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否则,其行为是违法的。

  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其行为就属于法律规定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此时,劳动者应据理力争,应当采取一定的策略,要求用人单位仍按月发放工资。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332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