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单位被注销后还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吗

2021-09-11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面对现如今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有的公司得不到发展,资金也周转不来,这样的情况下是很可能面临破产的,如果公司破产的话可能还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公司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虽然这只是公司部分话事人的决策,但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那么单位被注销后还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位被注销后还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吗

  公司被注销后,不再追究单位的责任,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依旧面临刑事处罚。

  单位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但是,单位被注销后,没有可以判处刑罚的单位对象,因此不再对单位处以刑罚。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仍旧在,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依旧应当追究单位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被注销后还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吗 

  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是采取两罚制,也就是对单位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对单位判处罚金的,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也就是对罚金的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由法官对具体数额作出裁量。

  三、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职务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动机的伪装性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活动时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斗争,年龄越大,职权越高贸然行事的就越少。他们既想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或侵占公共财物,以满足自己的非法占有欲,但又希望不被别人发现以保持其现有地位的巩固,在这种思想动机下,他们就千方百计的打扮自己,给自己的犯罪行为套上一副假面具,正是由于这种伪装性所以他们很容易麻痹一些领导和群众,从而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在其“先进”、“立功”的假面具的掩盖下,在广大干部群众一时认不清的伪装下,他们便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不断强化其犯罪动机,毫无顾忌地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二)谋略上的“合法性”

  他们企图利用法制不健全或政策不够稳定的空子,打着合法的旗号以合法的身份进行非法活动,企图既进行了职务犯罪又能障人耳目,以达到不受法律追究的目的,所以他们往往采取“领导批准”、“业务需要”、“搞活经济”、“招商引资”等合法的形式,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这种犯罪形式,在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三)占有上的贪婪性

  犯罪的意念产生后一旦付诸行动,想再收回很难的,特别是职务犯罪,趋向性决定了拿钱欲望越强,胃口越大,逐步使个人私款极剧膨胀起来,这从一些经济案件中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犯罪行为上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原有的法律震慑、心理压力会被侥幸心理所代替。

  (四)对社会腐蚀危害性

  国家工作人员往往在作案前后会用职权和金钱去拉拢腐蚀有关领导和知情人员或者是用小恩小惠去拉拢有关人员,或者用金钱收买他们作为“用得着”的人,或者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扩大势力,或者请客送礼,拉有关领导到黑恶势力盘踞的场所,娱乐消费腐蚀领导等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单位被注销后还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公司被注销后就不再追究单位的责任,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依旧面临刑事处罚的,所以说对于犯法的事情是不能去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65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