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蔡旭律师
四川-自贡
从业22年 副主任律师
0
好评人数
3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八周岁
更新时间:2021-05-27

蔡旭律师《民法典》解读笔记之九

--《民法典》总则编十二大亮点

--亮点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八周岁


问:我儿子今天正好八周岁生日,是什么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周岁,是国际通用的年龄计算方式。出生时为零岁,每到一个公历生日长一岁。它计算的是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也可以计算尾数,比如一岁零三个月,四岁半等)。


  周岁是从一个人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即第二天的零点开始计算)。


  你儿子今天正好八周岁生日,今天的二十四点之前未满八周岁,生日的第二天零点满八周岁,过完八周岁生日这一天就已满八周岁了。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我国《民法典》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1. 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综上,你儿子今天正好八周岁生日,在今天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过完生日的当天后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读笔记: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对比发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标准由原来规定的十周岁下调到现在的八周岁。为什么要下调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儿童的心智水平和发育状况远远高于以前同龄阶段儿童的水平。此阶段的未成年人已经可以独立实施某些民事行为,并且能对自己的一些行为作出独立判断。年龄下限的下调,有利于尊重这一阶段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民法典》规定: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百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