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叶庚清律师
全国
从业18年 高级合伙人律师
18
好评人数
940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信用卡诈骗罪判几年
更新时间:2016-09-06

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要件

作者叶庚清律师采用犯罪构成二阶层理论对信用卡诈骗罪进行分析:(注意:二阶层是递进关系,满足前者才考虑后者。)

(一)违法的构成要件(法益侵犯性)

1行为主体

根据刑法规定,本罪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2行为

本罪在行为方面表现为:

1)伪造信用卡。所谓伪造的信用卡,是指模仿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制造出来的信用卡。所谓使用,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用伪造的信用卡购买商品支取现金,以及用伪造的信用卡接受各种服务等。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是指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不能继续使用的过期的信用卡无效的信用卡被依法宣布作废的信用卡和持卡人在信用卡的有效期内中途停止使用,并将其交回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以及因挂失而失效的信用卡。此外,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还包括使用涂改卡。所谓涂改卡是指被涂改过卡号的无效信用卡。这些信用卡本身因挂失或取消而被列入止付名单,但卡上某一个号码被压平后再压上另一个新号码用于逃避黑名单的检索。因此,涂改卡也是伪卡的一个种类。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冒用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而骗取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有关信用卡的规定,信用卡均限于合法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这也是各国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但是,如果信用卡与身份证合放在一起而同时丢失,则可能给拾得者或窃得者创造冒用的机会。这些拾得者或窃得者在取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可能会利用持卡人发觉遗失之前,或者利用止付管理的时间差,采取冒充卡主身份,模仿卡主签名的手段,到信用卡特约商户或银行购物取款或享受服务,这些都是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几种常见情形。

(4)恶意透支。透支是指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客户在账户上已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允许客户以超过其账上资金的额度支用款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借钱给客户。所谓恶意透支,根据《刑法》第196条第二款规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两者在客观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先用后还的意图,届时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恶意透支的行为人透支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也没有能力偿还,在行为上采取潜逃的方式躲避债务。

3行为对象

本罪的行为对象是银行的管理资金。

4结果

信用卡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金融犯罪和财产犯罪的双重属性,侵犯的客体是双重的:一是信用卡管理秩序,另一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观)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需要指出,刑法在修订后,该罪的罪状中没有明确规定非法占有目的,而在其它类型的诈骗罪中却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如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这种立法处理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分歧。有人认为应当严格按照罪刑法定的要求,刑法明文规定目的的,该目的为必备构成要件,否则,就不是必备要件。

我们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都是其必备要件。诈骗犯罪是一种贪财性犯罪,行为本身就暗含了非法占有目的,无论是否明文规定,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至于刑法上的规定,不应引起分歧,凡是明确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都有对应的合法行为,如,集资诈骗罪对应合法的集资行为,合同诈骗罪对应正常的合同纠纷,包括本罪中的恶意透支对应善意透支,刑法正是为了将犯罪行为与合法行为正确区分,立法技术上才作如此处理。

相关规定

1《刑法》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罪)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3《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 元以上不满5 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 万元以上不满50 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 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3)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1)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2) 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3) 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4) 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 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 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 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3) 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4)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5) 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6) 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 万元以上不满10 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 万元以上不满100 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 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8年4月18日)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5《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五十四条

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6《关于信用卡诈骗犯罪管辖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8月8日)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流窜作案逐年增多,受害人在甲地申领的信用卡,被犯罪嫌疑人在乙地盗取了信用卡信息,并在丙地被提现或消费。犯罪嫌疑人企图通过空间的转换逃避刑事打击。为及时有效打击此类犯罪,现就有关案件管辖问题通知如下:

对以窃取收买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后在异地使用的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持卡人信用卡申领地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立案侦查起诉审判。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