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范海斌律师
辽宁-沈阳
从业23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903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芦柴棒”也有幸福生活
更新时间:2007-01-04

“芦柴棒”是报告文学《包身工》里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她在旧社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身疾病外一无所有,总之命运极其悲惨。

这里要说的是我的一位当事人,想起她或是见到她时,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词语和印象就是“悲惨”,加之她黑黑的皮肤和瘦弱的身体,简直一个当代“芦柴棒”。

这位“芦柴棒”命运有多悲惨?

十二年前,另一个女子将脚插入她和丈夫之间,丈夫执迷不悟,她奋然离婚,独立抚养十岁的儿子,每月都是同时期的社会最低工资,含辛茹苦。

从二十多岁起,她便在皮鞋九厂工作一直到四十岁,之后被划转到皮革厂,三年前皮革厂卖给个人,全体职工买断工龄下岗,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没有档案,不是皮革厂的合法职工,单位不给交养老保险费,这意味着她退休后拿不到老保,“我可怎么活?为什么一起划转来的副厂长一切合法,我这一辈子白干了吗?”她开始找劳动局仲裁,到区法院打官司,又上诉到市法院,还有到各种部门上访,均以失败和失望告终。

下岗后没有生活来源,她靠蹬三轮车拉运旅客为生,“可我五十多岁了,越来越蹬不动了。”近年政府又取缔“黑三轮”,起初三轮车被城管逮住或拉走,连哭带喊苦苦相求下还能要回来,偷偷摸摸继续营运。可是三月前又被没收后至今再也没要回来,“据说他们已经给卖废铁啦。”

如今她没有收入,再过几个月就到退休年龄,官司又屡战屡输,疾病缠身,几尽到一无所有,所以我认为她可与“芦柴棒”媲美。

如此“悲惨”的一个人,我甚至佩服她活下去的勇气。

然而今天的一席交谈,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芦柴棒”也有幸福。

幸福来源于她二十五岁的儿子,高大帅气,已考到驾照,尽管还没找到工作,但相处三年的女友对他及她们母子却特别好。女孩在商场做销售,几乎为她儿子购买全部穿戴,给洗衣服,逢年节也给她送礼物。儿子和女友已同居很久,去年底宫外孕花八千多元,有七千是自家出的。儿子女友是独女,父已去逝,母亲退休每月退休金两千多,家住六七十万的大房子,还有房子闲着,没租,不在乎每月千八百的租金收入……

谈到这些时,“芦柴棒”脸上荡满幸福,“我就差办老保这件事了,官司打赢了就度晚年。”

“芦柴棒”也有幸福,也许我们没有理由不比她感到幸福。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