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述:青年男性糖尿病酮症患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及气道出血死亡
诊疗经过:
首诊及首次住院 (A三甲医院 - 胸外科): 26岁男性患者因“间断发热10余天”于3月5日急诊就医。3月7日以“右肺脓肿、肺炎、右侧脓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胸外科。3月8日行胸腔闭式引流,3月13日行脓胸清理术,4月11日病情“好转”出院。
再次住院 (A三甲医院 - 呼吸科): 4月26日,因“肺炎、肺不张、糖尿病、周围性面瘫”再入呼吸科。5月7日行支气管镜术:发现左主支气管严重狭窄并肉芽组织完全阻塞(粘膜充血水肿伴脓液)。行钳夹、冷冻清除部分组织(取微生物及病理标本),术中易出血需镜下止血。5月9日患者自行转诊至B专科医院。
B专科医院诊疗及死亡: 入院后行气管镜,活检病理示黏膜急慢性炎伴真菌(菌丝/孢子)。5月14日,气管插管下再次纤支镜探查时突发气道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核心医疗过错分析(委托后观点,获鉴定支持):
1. A三甲医院过错:
基础病控制缺陷: 患者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诊断),但血糖控制及酸中毒纠正不力。
感染源漏诊及控制不足: 遗漏“真菌性鼻窦炎”诊断(该鼻窦炎可能是肺部真菌感染的源头);对左肺感染控制不佳。
2. B专科医院过错:
抗真菌治疗延误: 获取肺部真菌感染病理证据后,未及时应用有效抗真菌药物。
高风险操作评估不足: 术前未充分评估患者气道状况(如近期易出血史、病变性质)及检查风险,在已明确真菌感染、血管脆性高的背景下,仍进行侵入性纤支镜操作(且需气管插管),该操作与最终致命性气道大出血直接相关。
鉴定结论: 两家医院上述过错(A院:血糖/酸中毒控制不足、鼻窦炎漏诊及左肺感染管理缺陷;B院:抗真菌治疗缺失、支气管镜风险评估不足)均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