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因为假学历签定劳动合同无效

2012-12-26 18: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徐某凭假冒的复旦大学双学士学位谋到某公司要职,并在离职后获得高额经济补偿金。5月1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审结这起劳动争议案,认定徐某与某公司的劳动合同无效,判令徐某返还经济补偿金等近7万元。2003年8月,徐某持复旦大学信息和国际金融专业双学士学

  徐某凭假冒的复旦大学双学士学位谋到某公司要职,并在离职后获得高额经济补偿金。5月1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审结这起劳动争议案,认定徐某与某公司的劳动合同无效,判令徐某返还经济补偿金等近7万元。

  2003年8月,徐某持复旦大学信息和国际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到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一家电子公司谋到了一份人事经理兼总裁助理的工作,每月工资为9000元。此后在公司工作的四年内,徐女士的工资又逐步增加到13000元。2007年2月,公司与徐女士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公司为此支付了徐女士相当于四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和一个月替代工资期工资共计65000元作为补偿。

  同年9月4日,公司向复旦大学核实,得知徐某从未在复旦大学就读。

  法院审理认为,徐某向公司提供了虚假的学历证明,在此基础上双方订立了劳动合同,故劳动合同应属无效。由于劳动合同的无效,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也为无效合同,徐女士理应返还据此收取的补偿金。据此,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编辑推荐:

怎么区分无效劳动合同?

试述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与处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82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