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有哪些流程

2021-04-16 08: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工作中跟用人单位发生矛盾纠纷的情况也是不少见的,我们都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犯且无法通过沟通写上解决时是可以去法院上诉的,但是在与工作单位发生的矛盾就是要去找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了,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详细操作导致维权无法进行,今天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劳动仲裁有哪些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仲裁有哪些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2、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劳动仲裁有哪些流程

  二、劳动仲裁多久有结果

  1、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仲裁不受理范围

  1、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案件,不在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内。《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七条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4)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2、依《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仲裁受理在中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仲裁有哪些流程的相关内容。劳动仲裁大体上有申请与受理、开庭与裁决这两大程序要走。一般情况下,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的案件,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也会根据案情的复杂程度批准延期。在申请之前要注意相关规定看是否在劳动仲裁周丽范围之内。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94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