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违约是否需支付违约金?

2013-09-23 15: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所谓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预先约定,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应按照一定的计算标准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可以理解为对债的一种担保,也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经济制裁,设立违约金是为了保证债的...

  所谓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预先约定,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应按照一定的计算标准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可以理解为对债的一种担保,也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经济制裁,设立违约金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当事人订立的各类合同一般均有违约金的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多有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规定,有的约定一个固定的数额,有的则按剩余工作年限工资数计算。

  用人单位违约是否需支付违约金?下面看具体的案例分析。

  周某与某修理公司于2007年6月18日签订了一份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周某为年薪5万元,单位每月按时向周某支付工资4000元,余额年终发放。合同同时约定,如一方违约,需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2011年、2012年,单位均未向周某支付工资余额,周某于是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诉,要求单位如数支付工资余额外,还需向他支付违约金5万元。周某认为,《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了用人单位除法定情形外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而未规定劳动者无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因此,单位应支付违约金。经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仲裁委驳回了周某的申诉请求。

  评析:周某与单位的违约责任在劳动合同中处于同一条款,具有不可分性,周某与单位都有承担违约责任的可能性。然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针对周某约定的违约条款因与法律禁止性规定相抵触,而无效。若此时该条款仍对单位有效,将会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失衡,从而加重用人单位责任。同时,《劳动合同法》中已规定,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支付,单位逾期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由此可见,周某的权利完全可以通过上述途径得到充分救济,且用人单位支付的赔偿金,已是对其违反合同约定的惩罚。若周某此时再向单位主张违约金,对于单位来说显失公平。

  找法网提醒您:可以约定劳动者担违约金的情形

  可以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一种是有竞业限制要求的。

  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当然,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须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404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