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按哪个时间为准

2021-05-19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通过用人单位为面试之后,用人单位的人事人员会与劳动者协商办理入职手续及正式报到的时间,劳动者办理完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正式与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关系,那么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按哪个时间为准?下面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按哪个时间为准

  员工的入职时间以员工办理入职手续的时间为准。

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按哪个时间为准

  二、员工入职手续的办理

  1、填写《员工履历表》。

  2、发放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的《制度汇编》,使其具备基本公司工作知识,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了解进一步情况。

  3、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

  4、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档案的时间。

  5、向新员工介绍管理层。

  6、带新员工到部门,介绍给部门总经理。

  7、将新员工的情况通过E-mail和公司内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员工通讯录。

  9、签订《劳动合同》。

  三、员工入职审查的责任

  (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告知的义务和入职审查的权利

  从《劳动合同法》的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作为一家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从以下两个方面拥有义务和权利:

  1、对本单位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告知劳动者相关内容,如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等。即使劳动者不提出要求也得主动告知。同时,还应积极采取书面方式保存告知行为的证据

  2、对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具有知情和审查的权利。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也有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以上情况,需要劳动者提供有关的书面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同样应该好好保留、掌握和管理。

  从以上例举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中间用人单位的告知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基本上涵盖了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而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相对少很多,只限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实践中不外乎就是年龄、家庭住址、教育背景、学历、工作经历、是否与前单位解除合同等,而对于与劳动合同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不回答。

  (二)用人单位在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问题上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未履行入职告知义务和不注重入职审查都将给单位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

  1、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主动告知是法定的义务。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将影响到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认定为欺诈,因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知情权的轻视,还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甚至需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例如不向劳动者告知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要对用人单位处以2至5万元的罚款。

  2、用人单位未严格进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轻视入职审查,将对用人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用人单位如果在招聘时,对应聘人员的身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等如果核查不严格,而应聘人员有弄虚作假的情形的,会导致其无法胜任工作、耗费工资福利待遇、浪费招聘工作管理成本、劳动合同无效等严重后果。最直接的法律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二是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者如果投诉用人单位未履行入职告知义务,或者由于用人单位入职审查不严以欺诈为由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都负有举证的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按哪个时间为准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员工的入职时间以员工办理入职手续的时间为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021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