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事故有哪些类型

2019-12-23 1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者权益保障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用工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有工伤保险可以进行赔付,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那么那些是工伤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关于“工伤事故有哪些类型”的相关内容。

  一、工伤事故有哪些类型

  凡是因为和工作有关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都叫工伤事故,由此引申的,职业病也可以认定为工伤事故,具体要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执行。

  工伤事故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办

  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事故有哪些类型 

  三、工伤保险是什么作用

  1、有利于保障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由于用工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与成功均有可能,如果企业破产,则工伤职工的待遇得不到保障,把工伤保险待遇与用工单位分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分散风险,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工伤事故发生后,支付的工伤待遇较高,企业可能很难承担,通过保险的方式,可以分摊风险,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3、缓解矛盾,减少诉讼。工伤事故发生后,如果工伤待遇全由用工单位承担,利害关系直接在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产生,用人单位怠于支付的可能性大,不利于工伤职工利益的保护,工伤事故发生后的赔偿转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的利益冲突就减小,因此发生的诉讼就会大大减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工伤事故有哪些类型”的相关内容,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身心受到巨大伤害,那么了解工伤事故类型,做好工伤鉴定,用工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06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