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怎样的

2021-05-05 11: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社会保障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为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国务院制定了本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是从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考虑的,全面的给予村民生活与物质上的帮助。通过这个条例,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国家对于基层人民的深厚关切。接下来就由小编为您解答有关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怎样的的问题。

  一、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怎样的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简称“五保”。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二、申请程序及供养方式

  1、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

  3、在本村范围内公告;

  4、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5、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20日内审核;

  6、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7、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8、颁发《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供养方式:

  1、集中供养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

  2、分散供养

  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怎样的

  法律依据: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人民政府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怎样的的相关解答。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一共分为七章。其中包含了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两大点。这说明,村民在申请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是,不要弄虚作假。一旦被查出有虚假事实的,将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您对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51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社会保障法律师团,我在社会保障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