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改制无效后果

2021-07-03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司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司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所谓的企业改制,指的是企业所有制所发生的概念,其中的核心,往往就是经济机制发生转变,同时企业制度出现创新,本质就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借此来满足生产需要。那么,企业改制无效后果有哪些?这个问题找法网小编下面介绍一下!

  一、企业改制无效后果

  1.企业出资结构的变化

  由单一出资主体到出资主体多元化(国有独资公司除外)。即由国家单一出资转向国家和公民、法人等民间资本共同出资,对于一般性、竞争性、营利性的企业和行业,国有资产应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逐步退出,不再与民争利。

  2.公司(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转变

  由政府控制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转变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权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理科学化,同时企业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发挥其应有作用。

  3.企业收益分配结构的变化

  国家由以企业唯一所有者身份从企业计提税后利润转向以企业股东身份从企业分得相应股息和红利,在企业内部则是由按劳分配转向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

  4.企业法人变更或注销的后果

  若企业仍以企业法人存在的,发生法人(出资人)变更的效力;若企业改制后丧失其法人资格的,则发生法人注销的效力。

  5.企业国有资产发生产权变更或注销的后果

  若企业改制后其国有资产性质未改变的,则发生产权主体变更的效力;若改制后国有资产性质发生变化的,则发生国有资产注销的后果。

  6.企业的职工和管理层身份发生变化

  企业原有的职工和管理人员由国有企业的职工和干部(一些企业也有相应级别)变为新企业的员工或股东(在进行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的情况下),行政色彩彻底消除,部分职工甚至脱离原企业另谋出路(对于下岗分流或安置人员而言)。

  7.债权、债务的承继

  企业改制后,依改制中的不同情况和当事人的约定,企业的原有债务一般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例外的情况下,由企业的原出资人(或资产管理人)或改制后企业资产的实际持有人承担。

企业改制无效后果

  二、什么是企业改制

  改革企业体制的简称是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核心是经济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应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同意;而私有企业的改制则应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

  1.企业出资结构的变化

0

  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整体改制特别适合中、小型企业改制。

  以上是一篇关于“企业改制无效后果”方面的介绍,主要介绍了企业改制没有效果有哪些后果,还有企业改制的概念以及整体改制的概念问题,对于企业改制的问题,有必要的时候,建议咨询一下找法网律师!

公司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911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司法律师团,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