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劳动合同解约后赔偿问题

劳动纠纷
2024-03-04 11:33:29
共有11位律师解答
  • 您好,如果用人单位主动辞退员工,或者主动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他直接跟用劳动者发了书面的辞退通知书,那就要支付经济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如果劳动者自行辞职或者签了离职的申请书,那就不能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了。
  • 您好,看您的劳动合同具体解除情况,如果是协商解除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 你好,关于解约后的赔偿问题是什么情况,还请详细说明。
  • 根据案情具体分析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 你好 工作多长时间了,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 你好,请问你是已经解约了还是有这个打算
  • 详情是什么事情,一共工作了多长时间的
  • 可以,你具体是什么样的劳动纠纷呢?

  • 一、签约公司解约赔偿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签约条件有哪些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法;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法。
    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法。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协议一般需要支付赔偿金。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需要依约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得随意解除和变更,否则面临经济补偿的支付,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需要支付赔偿金,但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赔偿金。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等于工作年限乘月工资;
    2、因病就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等干工作年限乘月工资加医疗补助费;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等于工作年限乘月工资;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等于工作年限乘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等干工作年限乘月工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规定,劳动者被人民法院或有关部门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及劳动教养的,均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