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需要什么证据

2024-05-23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详述了职务侵占罪的证据要求、行为特征和定罪标准。你需要了解如何搜集关键证据,以及侵占行为的特征,如利用职务便利和非法占有目的。

  一、职务侵占需要什么证据

  在认定职务侵占罪时,我们必须确保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调取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以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身份。这是确定犯罪主体的关键步骤。

  2.我们需要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有了财物。这包括调取与财物账目相关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3.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我们还需要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于平账的假发票、伪造或变造的账目凭证等。

  4.我们还需要证明犯罪嫌疑人侵占财物的去向,例如是否挥霍或用于还债等。

  5.追缴的赃款、赃物需要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对赃物进行估价鉴定。

  6.我们还需要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并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以获取更多关于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7.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我们应问清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方法、时间、地点、次数、作案过程以及赃款、赃物的去向等细节。

  8.如果涉及共同犯罪,还需问清预谋、分工情况以及分赃情况等。

  二、职务侵占行为和特征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侵占行为两个方面。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包括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这种利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如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侵占行为则是指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包括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单位财物化为私有。

  4.这种行为既可以是先持有单位财物后转为己有,也可以是先不持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

  5.职务侵占罪的特征在于其主观方面的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

  6.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单位财物的所有权,却仍然故意实施侵占行为,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目的。

  7.这种非法占有目的可以是行为人个人非法占有,也可以是行为人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后用于单位非法支出。

  8.无论行为人是否实际取得了单位财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只要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实施了侵占行为,即可构成职务侵占罪。

  9.职务侵占罪的成立还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10.即使行为人没有实际取得或行使对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但只要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实施了侵占行为,且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也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需要什么证据

  三、职务侵占定罪标准

  职务侵占罪的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侵占行为;二是侵占的财物是否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行为人必须利用其职务上的权力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来实施侵占行为。

  2.如果行为人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是仅仅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等条件取得财物,则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如盗窃罪等。

  3.侵占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司法解释,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4.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侵占行为,但侵占的财物数额较小未达到较大标准,则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5.只有当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单位财物的所有权,却仍然故意实施侵占行为,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目的时,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是否还有其他关于职务侵占的疑问?法律小助手找法网将持续为你提供解答。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法律资讯,让知识守护你的权益。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16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