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划拨土地转让流程要怎么走

2024-06-03 0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土地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土地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划拨土地转让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和审查、地价评估、方案报批、公开交易、签订转让合同和办理出让手续七步。遵循这些步骤可确保转让过程顺利进行。遇到法律难题?找法网站律师随时为您解答。

  一、划拨土地转让流程要怎么走

  划拨土地转让流程在我国土地转让中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类。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我们为您整理了划拨土地转让流程的七个关键步骤。

  1.申请。交易双方需要提出转让和受让的申请,同时提供包括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和身份证明等资料。

  2.受理和审查。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依据相关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就申请地块的土地用途等征询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

  3.地价评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组织对申请转让地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和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进行评估,以确定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额。

  二、转让流程审核审批

  在划拨土地转让流程中,审核审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方案报批和发出准予转让通知书。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协议出让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2.批准后,会向申请人发出《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明确准予转让的标的、原土地使用权人、转让确定受让人的要求、受让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等。

  3.公开交易。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的申请人,需要在土地有形市场等场所公开交易,确定受让人和成交价款。

划拨土地转让流程要怎么走

  三、转让手续的完成

  在完成了审核审批环节后,划拨土地转让流程进入最后的手续完成阶段。

  1.签订转让合同。通过公开交易确定受让方和成交价款后,转让人与受让人需要签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款。

  2.办理出让手续。受让人在达成交易后的10日内,需要持转让合同、原土地使用证、准予转让通知书等材料,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出让手续。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依法收回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划拨决定书,注销土地登记,收回原土地证书,并与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

  转让划拨土地时遇到问题?别担心,找法网站律师随时在线为您解答。专业法律服务,让您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土地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155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土地纠纷律师团,我在土地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