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

2024-05-20 0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治安处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有何不同?本文详细解析了两者的定义、性质、犯罪行为及处罚差异。扰乱公共秩序罪主要涉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而寻衅滋事罪则包括挑衅、殴打他人等。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

  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在定义和性质上有所区别。

  1.扰乱公共秩序罪主要指的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导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2.寻衅滋事罪则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3.虽然两者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类,并在主观方面具有相同的故意,但在客观实施的行为上存在差异。

  二、犯罪行为与处罚差异

  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在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

  1.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方法或行为通常表现为在公共场所集结,损毁财物、堵塞交通、破坏公用设施、干扰对抗执法工作等。

  2.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场所,包括私人场所,行为方式可能包括吃拿卡要、斗殴伤害、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等。

  3.两者在犯罪人数上也有所区别,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达到人数众多,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可以是三人以上的群体,也可以是单个人。

  4.在刑事处罚方面,扰乱公共秩序罪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罪只针对首要人员,如发起者、联络人、积极实施行为人。

  寻衅滋事罪则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都会受到刑事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

  三、寻衅滋事罪分析

  1.寻衅滋事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其主观特征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行为人的犯罪动机通常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3.在寻衅滋事活动中,可能会涉及行凶伤人、抢夺财物、毁坏公物、侮辱人格等行为,这些行为与伤害罪、抢夺罪、毁坏财物罪等在客观上可能非常相似。

  4.因此,要正确区分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关键在于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1)如果行为是出于贪利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者为了泄愤、报复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其他相应的犯罪。

  (2)如果是为了向社会挑战,故意破坏公共秩序而公然抢夺或毁损公私财物情节恶劣的,或者为了寻求精神刺激或变态心理的满足随意殴打他人、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等,就构成寻衅滋事罪。

  对扰乱公共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还有疑问吗?或者你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的法律专家会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861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治安处罚法律师团,我在治安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