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有哪些

2024-05-09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探讨了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包括产生原因、责任分配方式等方面。还阐述了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及特征。通过阅读,你将了解两种责任类型的核心差异和实际应用。

  一、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有哪些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产生原因和责任分配方式。

  1.在补充责任中,责任人基于同一原因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而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责任人则基于不同的原因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2.补充责任中责任人的责任是补充性的,即在主责任人无法承担全部责任时,补充责任人才承担责任;

  而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每个责任人都独立承担责任,且责任份额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或责任大小来确定。

  二、各自概念的阐释

  1.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基于同一原因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2.不真正连带责任:

  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有哪些

  三、特征比较分析

  1.产生原因:

  连带责任要求责任人之间具有共同过错,侵权行为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而不真正连带责任则要求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2.责任分配方式:

  在连带责任中,共同加害人之间有潜在的内部责任份额关系,依据这种关系存在内部求偿权;而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每个责任人都独立承担责任,且责任份额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或责任大小来确定。

  3.损害赔偿请求权:

  在连带责任中,受害人可以向任何一个或多个责任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而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受害人享有不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择一”行使或分别行使各个请求权。

  4.最终责任归属:

  在连带责任中,共同加害人之间存在内部求偿权,最终责任可能由部分责任人承担;而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最终损害赔偿责任归属于造成损害发生的直接责任人。

  还有哪些法律概念让你感到困惑?在找法网上,我们为你提供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专业解答,快来探索吧!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41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有哪些
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的区别: 1、连带责任为数个独立的给付责任,是复数之债。补充责任虽也是复数之债,但有主责任人和补充责任人的划分,其中的补充责任是依附于主责任才成立的,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责任。 2、连带责任有的有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如共同侵权责任,有的则没有内部责任划分,如保证关系中的连带责任。补充责任则完全不存在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 3、连带责任中的各责任人承担责任并无顺序,而补充责任中主责任人与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由主责任人承担责任,在主责任人的财产不足清偿时,才由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