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单方允诺的法律后果是如何的

2024-05-23 0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单方允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要约行为、先合同义务行为和要约邀请行为。单方允诺行为不需相对人承诺,相对人符合条件即可取得权利。

  一、单方允诺的法律后果是如何的

  单方允诺作为民事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1.当单方允诺的条件被满足时,相对人可以依据允诺内容取得相应的权利,而单方允诺者则需承担相应的义务。

  2.这种法律后果是由单方允诺的性质所决定的,它不需要相对人的承诺,也不需要相对人付出对价,而是直接由单方允诺者的意思表示产生。

  3.根据单方允诺的性质,单方允诺行为可以分为要约行为、先合同义务行为和要约邀请行为。

  二、单方允诺行为的分类

  1.要约行为:

  (1)要约行为是当事人单方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含有合同具体内容的意思表示。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要约行为。

  (2)例如,在遗赠中,一旦受遗赠人表示同意接受遗赠,则遗赠合同就成立了。要约行为受《民法典》的约束,一旦违背单方允诺,就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2.先合同义务行为:

  (1)先合同义务行为是指缔约前,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当事人对于前来订约方的人身、财产、交易安全所应尽到的义务。

  (2)它包括了缔约前商家的商业广告行为、宣传活动,以及为顾客所提供的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3)先合同义务本质上是一种使人信赖的义务,它直接产生于《民法典》。

  (4)因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过错使合同不能成立,从而导致信赖该合同能够成立且为此积极准备的相对方遭受损失的行为,即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要约邀请行为:

  (1)要约邀请行为是指商家为了促销而进行的宣传行为,如称其店内商品“全场打x折”等。

  (2)这种行为并无实质内容,或者说选择订立合同的权利仍保留在顾客一方,在商家与顾客之间还不存在合同关系。

  (3)商家的这种单方允诺行为只能算是商业信誉问题,即只能是道德层面上的应受到社会谴责的行为。

  (4)如若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了商业上的不正当竞争,还是应当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的。

  了解了单方允诺的法律后果和分类,你是否对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法律的问题,欢迎在找法网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单方允诺的法律后果是如何的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764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有: 1、一方合法单方解除合同的,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终止,可不再履行合同; 2、一方擅自单方解除合同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