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投案自首的量刑规定

2024-06-10 1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了解投案自首的量刑规定,包括从宽处罚原则、减刑幅度与条件以及自首与立功的对比考量。自首虽可减轻处罚,但犯罪后果极其严重时或自首情节不足以成为从轻依据时,将不会给予从轻处罚。

  一、投案自首的量刑规定

  1.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投案自首的量刑规定实行的是相对从宽处罚原则,即“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犯罪后自首的个体将会得到从轻或减轻的处罚。

  2.如果犯罪分子的行为后果极其严重,即便具备自首情节,但若将其置于整个犯罪情节中综合考虑,若自首情节不足以成为从轻的依据,那么将不会给予从轻处罚。

  3.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还有可能得到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

  二、减刑幅度与条件

  对于自首情节,具体的减刑幅度会结合多种因素来确定,包括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

  1.当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而当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还有其他多种情形下的自首,也会有相应的减刑幅度规定。

  

  三、自首与立功对比考量

  自首与立功在量刑上都会得到一定的从宽处理,但两者在性质和效果上有所不同。

  1.自首是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立功则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或犯罪后,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2.在量刑时,自首和立功都会得到相应的从宽处理,但立功的从宽幅度通常会比自首更大。特别是当犯罪分子在自首后又表现出立功行为时,其从宽幅度会更大,甚至有可能得到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

  是否所有自首情节都能获得从宽处理?在哪些情况下自首将不会得到从轻处罚?如有疑问,立即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让专业律师为你解答疑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4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投案自首后定罪量刑
投案自首的量刑规定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按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自首情节,应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于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