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4-06-04 1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刑事案件中,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司法鉴定费用标准又是如何规定的?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刑事案件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刑事案件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并能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准许重新鉴定:

  1.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这指的是鉴定机构或人员没有法定资质,不能胜任相应的鉴定任务。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这包括鉴定过程违反了法定程序,影响了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这指的是鉴定结论的作出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或者证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

  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这涵盖了除上述情形外的其他可能导致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人民法院将不予重新鉴定。

  二、司法鉴定费用标准

  司法鉴定费用的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鉴定类型和案件性质有所不同。

  1.一般来说,法医、物证、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管理。这些费用标准通常会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

  2.对于涉及财产案件的司法鉴定收费,一般是根据诉讼标的和鉴定标的两者中的较小值,按照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收取。

  3.具体的比例和限额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有所不同。

  这样的收费方式可以确保鉴定费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同时避免过高的费用对当事人造成负担。

  你是否有过关于司法鉴定的疑问?快来找法网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

刑事案件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18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