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有什么后果

2024-05-15 2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当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时,当事人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损害赔偿责任。登记机构也有相应责任,但在履行审查义务后,有权追偿。本文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后果和《民法典》相关规定。

  一、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有什么后果

  当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时,其后果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如果因这种虚假登记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当事人必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是因为虚假登记往往导致权利状态的不真实,进而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同时,如果登记机构因错误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登记机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然而,登记机构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提供虚假材料的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进行追偿。

  二、当事人与登记机构责任

  在虚假登记的情况下,当事人与登记机构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

  1.当事人作为提供虚假材料的主体,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这是因为虚假登记的最根本原因是当事人提供了不真实的材料。

  2.登记机构在审查过程中,通常只进行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因此,只要登记机构履行了行政意义上的审查义务或相关职责,就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反,提供虚假材料的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有什么后果

  三、《民法典》相关规定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当事人因提供虚假材料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登记错误,造成他人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虚假登记会侵害他人权益,后果严重。如果遭遇此类问题,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不妨深入阅读本文,找法网将持续为你提供专业法律建议。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83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