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简述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要件有哪些

2024-05-29 0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恶意串通合同如何判定?本文简述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要件有哪些、认定依据及其影响与法律责任。了解这些知识,助你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一、简述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要件有哪些

  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从客观上看,恶意串通的行为人必须进行了实际的串通行为,并且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第三人的利益。

  串通行为可能表现为明示或默示的形式,但必须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共同的意图或默契。

  2.从主观上讲,恶意串通的双方都必须具有恶意损害他人利益的目的。

  这种恶意不仅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利益损失,而且要有故意为之的心态。双方都必须具备这种恶意,否则不构成恶意串通。

  我国法律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恶意串通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以及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认定串通合同依据

  认定恶意串通的合同,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要看当事人双方是否出于故意。

  恶意串通成立的合同,其当事人都是故意的,他们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这种故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但必须要有证据证明。

  2.要看合同是否为了牟取非法利益。

  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压低标价、抬高货物价格以获取贿赂等。

  3.还需要考虑行为人是否明知恶意串通的行为会对第三人造成影响,却仍然实施恶意串通的相关行为,最终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害到了第三方的合法利益。

  如果行为人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可以认定该合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

简述构成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要件有哪些

  三、影响与法律责任

  恶意串通的合同一旦认定,将会产生以下影响和法律责任:

  1.该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因为恶意串通行为属于《民法典》中规定的违法行为,所以不受法律保护。即使当事人已经履行了合同,也不能因此获得合法的权益。

  2.恶意串通的双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恶意串通的双方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因此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3.恶意串通的行为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例如,如果恶意串通的行为涉及到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那么行为人还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总之,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受到恶意串通行为的侵害。

  同时,对于发现的恶意串通行为,我们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现在你是否对恶意串通合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相关问题,不妨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会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法律建议。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783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