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所有权是发明人还是申请人

2024-03-23 0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关于专利所有权归属,发明人或申请人都有可能成为所有者。申请专利需提交不同材料,而处理专利侵权需采取法律手段。本文详细解读专利所有权、申请流程及侵权应对,助您更好地维护专利权益。

  一、专利所有权是发明人还是申请人

  专利所有权既可以属于发明人,也可以属于申请人。在某些情况下,发明人与申请人可能是同一人。

  1.当发明人将申请权转让时,发明人与申请人就会是不同的人。具体专利权属于谁,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协议约定。

  2.专利的申请人是指向专利机构提出专利申请请求的当事人,这个当事人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3.专利的发明人是指实际完成发明创造的人,也就是对发明创造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4.需要注意的是,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在很多情况下,发明创造是由发明人利用单位资源或完成单位工作任务所做出的,这种情况下,专利申请人应当属于单位,而不能以个人的名义申报专利。

  二、申请专利提交材料

  在申请专利权时,根据专利类型的不同,所需提交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1.对于外观专利,申请人需要提交实物的六个面视图或者产品的线条图给国家知识产权机构进行保护。

  2.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只要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被实现并制造出来,就可以申请,不需要提交实物样品。但在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关的附图。

  3.通常情况下,申请专利不需要制作出实物样品。

  (1)如果认为制作实物样品将有助于通过实质审查,那么也可以制作实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申请文件撰写无误、无重大缺陷,但审查员因技术领域的关系而无法理解发明时。

  (2)申请人可以要求与审查员会晤,并在获得允许后携带实物作为参考,帮助审查员理解文件,从而有助于顺利授权。但需要注意的是,实物并不是必需的。

  审查员是根据申请文件记载的信息来决定是否授权,与申请人是否已制作出实物无关。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写好申请文件,以方便审查员理解。

专利所有权是发明人还是申请人

  三、处理专利权侵犯

  当专利权被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先尝试与对方当事人取得联系,告知其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并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1.双方可以协商如何解决、道歉、赔偿等事宜。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纠纷,将能够使双方尽量保持友好关系,甚至有可能将侵权人转变为合作伙伴。

  2.如果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专利权人可以选择两条途径来处理侵权行为:

  (1)是向涉嫌侵权生产厂家或销售商所在地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投诉,请求其进行查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做出侵权判断后,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及时销毁所有侵权产品以及制造侵权产品的设备,以避免侵权行为的扩大。

  当事人双方还可以在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主持调解下达成赔偿协议。

  (2)是专利权人也可以直接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涉嫌侵权的厂家或销售商提起诉讼,由受理法院的知识产权庭进行审理。

  知识产权庭可以作出侵权判断,并勒令侵权人赔偿专利权人损失及作出其他相关判决。在处理专利权侵犯时,专利权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专利侵权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随时在找法网提出,我们会为你提供法律建议。保护创新,从了解专利开始!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9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人是否为专利所有人
【 法律分析 】: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区别: 1、定义上区分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可以是个人,发明人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对发明创造具体实质性特点做出贡献的人称为发明人,发明人为自然人; 2、从权利上区分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发明人的权利包括署名权,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3、特点不同专利发明人只拥有名誉权并非财产权,只能变更不能转让,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是个人和单位,财产权可以转让,专利没授权前的申请人叫专利申请人,授权后叫专利权人,有申请权的人才是专利权人,才拥有专利权。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开的; (二)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三)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四)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