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4-06-18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概念及其法律依据与应用场景,让我们一起探索。跟随法律小助手找法网,揭开法律面纱。

  一、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

  1.在《民法典》中,善意第三人是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办理了权利登记的非法交易中的权利人。

  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保护那些无意中涉入他人权利纠纷并依法取得动产或不动产所有权的人。

  2.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占有人如果将财产转让给善意的第三人,且该转让满足合理价格、必要的登记或交付等条件,受让人可以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二、善意第三人的存在基础

  善意第三人的概念建立在几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上:

  1.取得时效说,该说法以时间的经过为构成要件,与善意取得无直接关系,但都是独立的制度。

  2.权利外形说,认为占有人应被推定为法律上的所有者,为受让人提供信赖基础。

  3.法律赋权说,善意取得得益于法律赋予占有人的处分权。

  4.占有效力说,受让人的占有效力是善意取得的结果。大多数学者支持权利外形说,将其视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善意取得制度是为了平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同时维护交易安全和促进交易的发展。

民法典关于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什么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08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