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代理人的定义和职责是什么

2024-01-08 15: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定代理人的定义是指代替无诉讼行为能力主体进行诉讼的行为人;法定代理人的职责主要包括放弃或承认诉讼请求等诉讼权利。法定代理人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是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恢复适格能力等。

  一、法定代理人的定义和职责是什么

  法定代理人的定义是依法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参与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监护人;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则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法定代理人的职责:既有权处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放弃或承认诉讼请求、和解、达成调解协议等。法定代理人对诉讼行为的一切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担。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因故不能行使代理权,没有其他法定代理人继续代为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程序。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二、法定代理人代理权消灭的原因

  法定代理人代理权消灭的原因包括:

  1.被代理人具有或者恢复了民事行为能力;

  2.法定诉讼代理人丧失或者被依法撤销了监护人的资格;

  3.法定诉讼代理人死亡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4.被代理的当事人死亡。

法定代理人

  三、法定代理人与监护人怎么区别

  法定代理人与监护人的区别如下:

  1.职责范围不同,监护人行使监护事务的范围比法定代理人广;

  2.行为方式不同,监护人执行监护事务时通常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而法定代理人执行代理事务时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747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