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的刑罚是什么

2024-01-17 1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的刑罚是由人民法院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犯罪情节严重的,则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一、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的刑罚是什么

  犯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所谓敌情,是指与我为敌的一方的一切有关信息情报。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作战利益。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七条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追诉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追诉期限是: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是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是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是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是二十年。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权行为的有效期限。举报犯罪行为的时间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法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三、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2.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作战利益。

  4.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武装部队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和其他参加的武装力量。敌情是指敌人的军事情况,包括敌军的作战计划、军事布防、部队组成、军种、番号、武器装备、军事设置、作战意图、军事行动等一切与作战有关的情况。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3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