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解除合同后的经济利益损失如何认定

2024-06-27 1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解除合同后的经济利益损失的认定是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进行赔偿,没有约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有不可抗力、逾期违约、迟延履行等。

  一、解除合同后的经济利益损失如何认定

  合同解除后损失确定方式是: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现象以及战争等社会现象。当然并非出现不可抗力就会导致合同解除,只有在不可抗力影响到合同目的的实现时,才能导致合同解除。

  2.逾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行为。

  3.迟延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已届履行期而能给付的债务,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为给付所发生的迟延。然而,并非债务人的迟延履行行为必然带来合同解除的后果,只有当“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债权人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始得解除合同。

  4.其他违约行为。如完全不能履行、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等也可能导致合同解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除合同后

  三、解除合同程序有哪些

  1.协议解除的程序。找法网提醒您,协议解除取决于双方一致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有解除权的存在。而双方意思一致的达成一般也要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当双方协商一致时,合同就被依法解除了。

  2.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1)通知对方。

  (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3.法院裁定的程序。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向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要件来裁决。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321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