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应如何认定网络上的诽谤行为

2023-08-22 0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认定网络上的诽谤行为需要看行为人诽谤的信息是否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该行为是否贬损他人名誉等。需要注意的是,因网络诽谤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失赔偿。

  一、应如何认定网络上的诽谤行为

  应如下认定网络上的诽谤行为:

  行为人故意散布虚假的信息,且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了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诽谤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诽谤的信息被点击的次数,在五千次或者被转发的次数在五百次,就可以认定为诽谤罪中情节严重的情况,处拘役、管制、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剥夺政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网络诽谤赔偿精神损失吗

  找法网提醒您,网络诽谤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索赔的范围: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法院应依法予以受理: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在依法予以受理。

网络诽谤行为

  三、网络诽谤犯罪的追诉时效

  诽谤罪的追诉时效是五年。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81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