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造谣他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3-08-28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造谣他人的法律后果是行为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甚至刑事处罚责任。需要注意的是,造谣传谣的刑事立案标准是造谣的信息被点击5000次以上,或造成受害人自杀等。

  一、造谣他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造谣他人的法律后果是: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造谣刑事立案的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行为人发布的诽谤信息在网络上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行为人的诽谤行为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人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满足以上的情况,将会被立案侦查。

造谣法律后果

  三、造谣被判刑会留下案底吗

  造谣被判刑会留下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33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