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怎么填写

2022-04-29 17: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无论是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用工关系的,那么在一个月之内就必须要与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是口头的都还不行,否则的话单位就要承担因此的不利后果。那么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怎么填写?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怎么填写

  (一)工作地点就是平时上班地;

  (二)出差地点只要在岗位职责中明确就可以;

  (三)如果是外派还是需要明确具体地点的。

  “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法新增加的,同时它也是劳动合同订立前用人单位告知劳动者的内容之一。劳动合同法将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地点调整,也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根据法律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

  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一旦在劳动合同中确定工作地点,用人单位便无权单方随意调整工作地点,调整工作地点需要事先与劳动者协商,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调整工作地点。

  劳动合同怎么填写:

  (一)甲方为用人单位,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联系电话(必须是单位固定电话)等,单位名称与所盖章名称完全一致。

  (二)乙方为毕业生信息,必须完全填写清楚。

  (三)合同期限和试用期必须完全按照新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填写。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注意合同期限的签订:比如:2009年3月29日至2010年3月28日。

  (四)将工作地点中第三条中空缺处的具体工作岗位填写清楚。

  (五)将工作实践和休息休假中的空白处和第一条填写清楚。

  (六)劳动报酬第10、11、13条处的工资额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比如东营市为760元/月。

  (七)如有其他待遇或约定请在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第十八条处填写清楚。如没有用斜线划掉。

  (八)违法合同责任条款处,如有其他约定请在第四十五条空白处填写,如没有用斜线划掉。

  (九)在下方甲方签字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只能是单位公章或人力资源部的公章其他章一律无效),毕业生本人签名,填写签订日期。

  (十)所有合同必须用黑笔填写,可上交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否则无效)。

  (十一)合同签订单位必须是在工商局注册的正规单位,网吧、小商店、餐馆、小超市等单位一律无效。所盖章必须是单位公章或人力资源部的公章,其余公章一律无效。

  (十二)各系必须在每周五下午下班前,将合同按照学号大小的顺序排列,且所有信息必须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或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录入并信息一致。

  劳动合同对于我们劳动者来说是特重要的,因此在填写劳动合同自己的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对待,按照实事的情况来写清楚,在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因为有些公司有很多分公司,所以上班的地址一定要清楚。

劳动合同工作内容

  二、一般劳动合同违约金是多少

  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

  二是约定违约金时双方要对等。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偏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违约程度、实际收入水平、用人单位的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违约金约定偏高显失公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酌情降低。

  三、劳动合同有哪些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单项劳动合同”。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原劳动法规定的长期合同。

  (三)单项劳动合同,即没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以上是找法网编辑对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怎么填写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身为劳动者,如果您有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您要懂得如何维权,不然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损害。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199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