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迫交易罪的认定问题

2022-04-27 12: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强迫交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暴力、威胁等手段,要求对方购买,从而达成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是属于一个违法的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构成强迫交易罪的。那么强迫交易罪的认定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强迫交易罪的认定问题

  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并不鲜见,因此,本法为了不至于打击面过大,而规定了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所谓情节严重,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二)多次强迫父易的;

  (三)社会影响恶劣的;

  (四)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

  (五)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

  (六)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行为人用轻微的威胁手段进行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务,行为很有节制、获利很有限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

  强迫交易罪的“交易中”之条件的认定:

  本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强迫交易罪

  二、哪些行为会犯强迫交易罪

  (一)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

  (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同时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

  (三)经营者销售商品,违背购买者的意图,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对于强制交易行为,用户或者消费者完全可以拒绝与之交易。用户和消费者对于与谁交易具有选择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强制交易,不能剥夺用户和消费者的交易选择权。

  对于强制交易行为,用户和消费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由有关机关来处理。如果是消费者,还可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强制交易行为,可以到其上级机关进行反映举报,由其上级进行处理。由于强制交易受到损害的用户、消费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进行强制交易的主体赔偿损失。

  三、强迫交易罪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根据《刑法》与《刑法修正案(八)》, 强迫交易罪是指有以下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 收购 公司、企业的 股份 、 债券 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强迫交易罪的认定问题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强迫交易罪是一个违反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该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致使市场出现不公平的交易。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99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