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2022-04-14 1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当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等原因引起的劳动合同纠纷是十分常见的。那么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发生劳动合同解除纠纷后,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纠纷。

  (一)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二)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企业调解委员会或基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二、合同纠纷对合同效力的认定是怎样的

  合同纠纷对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如果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

  三、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给予支持,但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可以协商或调解解决,或者直接申请仲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64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