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购买首套房需要交多少税

2022-05-07 1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买房是经常听见的事情,这也涉及很多的法律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交税问题,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对捍卫自身权利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规避法律风险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您知道购买首套房需要交多少税?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购买首套房需要交哪些税

  首次购买新房,需要交:契税,印花税,公共维修基金,房本工本费,测绘费,登记费,交易费等。契税:90平米(不含)以下1%,90-144平米(不含)1.5%,144平米以上3%。印花税:0.05%。公共维修基金:各地收费标准不同,见当地政策。房本工本费:85元。

购买首套房

  二、购买首套房需要注意的七大事项

  (一)确定买房目标

  购房的前提是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其实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而培养有梯度的消费观很重要。但是在目前限购令下是否要一步到位买终极住房还需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

  (二)做好置业规划

  经常有购房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哪里的房子最好?在哪里买房最合适?同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需求的购房者答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买房前一定要仔细权衡什么才是自己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是购房的前提。应权衡大局分清主次,根据自己的收入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

  (三)学习买房常识

  学习必要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是购房的必需。房屋因为涉及金额巨大,购房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行为。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业的经纪人可以为购房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也比较规范,但是,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买房前学习一些房地产基础知识是必需的。

  (四)积累买房首付款

  购房的关键:买房首付款的积累。首先初定一个目标,比如毕业后5年内支付一个首付款,那么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资金出来,制定出一个定期定额的计划。因为如果开通了定期定额的强制储蓄计划,那么每个月必须得固定提出一笔资金,从而意味着可用资金必定减少,那么消费一定可以更加理性。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一笔财富。此外,建议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后陆续返还,缩短积累时间和降低潜在的涨价成本。

  (五)选好贷款方式

  据了解,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是房贷还款的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很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甚至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消费者在贷款购房时,还款年限选择15~20年较为适中。若贷款年限过短,还款压力则相应较大,一旦未来发生变更则将为日常生活带来负担。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还款年限。此外,在考虑贷款金额和年限时,不能单凭现阶段的收入标准来决策,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多考虑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保留一定的积蓄以备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时之需。

  (六)筛选买房范围

  购房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楼。面积小、首付少、总价底的楼盘适合年轻人。建议可购买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开盘的小户型。二手小房子的优势是交通便利、配套方面成熟、价格相对优惠;此外,由于年轻人的工作流动性还相当大,所以考虑一个交通合适的地方,即使工作变换而搬迁,出行还能依旧方便。新开盘的小户型的优势是户型更合理、居住舒适性较高、未来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七)节省出行时间成本

  由于穿越城市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正变得越来越昂贵,购房前还应考虑出行的时间成本。如果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那么1月=60小时=2.5天,1年=730小时=30天,50年=36500小时=1520天=4年。

  三、首套房政策

  目前地方政府规定不一缴纳房屋契税也不一样,具体请查询地方国土局 。房屋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税率。

  综上所述可知,买首套房要交的税有契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1%缴纳;营业税:未满五年的按房价5.5%缴纳;土地增值税: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缴纳;所得税按照比例税率20%缴纳。以上就是购买首套房需要交多少税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买卖房产的税费是不止一种的,并且双方当事人都需要交一定的税费。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38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