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

2022-01-06 08: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全文系列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全文系列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行为人提起了民事诉讼的,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以及案情复杂程度等来决定是否使用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一般来说还要看标的、诉讼参加人数等,那么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有哪些呢?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

  民事案件没有特殊要求外,审理案件都是普通程序,如果是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 

  二、民事诉讼法普通程序审理时间是多少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度审理期限一般为6个月,而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三、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主要区别

  1、一审终审。它不同于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不是二审终审,而是一审终审。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上诉。

  2、审判组织不同。特别程序原则上采用独任审判制。民事诉讼法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3、审限短。特别程序的审限原则上为30日。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4、审理的目的不同。在特别程序中,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目的是对一定的民事权利或者法律事实加以确认,不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在普通程序中,人民法院审理的目的是解决民事争议,通过审判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这两种诉讼目的不同,采用的诉讼形式也不同,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适用普通程序的情形的法律知识。综上,适用普通程序情形是没有特殊要求外,审理案件都是普通程序,一般来说一审案件要6个月才能审结。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文系列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63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全文系列律师团,我在全文系列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