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认的情形

2021-12-28 0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民事诉讼中,对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如果当事人承人的就属于自认行为,国家对于民事诉讼是有法律的严格规定的,对于自认也是有规定的,那么,自认的情形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自认的情形

  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要构成一项自认,必须具有以下四项条件:

  (一)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

  (二)自认的内容是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为真实;

  (三)自认必须为明确的意思表示;

  (四)自认适用范围为那些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民事案件,主要适用于涉及财产问题的案件。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不适用自认。

 自认的情形 

  二、不适用自认的情况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公益诉讼);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以上事实或者诉讼,或关乎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或关乎人民法院审判权利的独立性,因此排除自认规则。防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损害人民法院审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诉讼上自认的效力

  (一)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即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主张的于其不利的事实一经作出承认的声明或表示,另一方当事人即无需对该事实举证证明,而且除特定情形外作出自认的当事人也不能撤销或否认其自认;

  (二)对法院产生拘束力。即对于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法院在原则上应当予以确认,不能作出与自认的事实相反的认定,无法定情形不能否定自认的效力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自认的情形的内容,对于自认的情形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不适用自认的情况也是有规定的,作为诉讼当事人是需要依法进行了解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3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