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适用自认的情况

2021-12-16 08: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证据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证据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所谓的自认,也就是具有比较明确的意思表达的,主体只可以是当事人自己人,而自认往往涉及到身份关系,有可能会导致国家利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那么,不适用自认的情况有哪些?下面看看找法网小编介绍吧!

  一、不适用自认的情况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公益诉讼);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以上事实或者诉讼,或关乎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或关乎人民法院审判权利的独立性,因此排除自认规则。防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损害人民法院审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不适用自认的情况

  二、自认的构成条件

  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要构成一项自认,必须具有以下四项条件:

  (一)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

  (二)自认的内容是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为真实;

  (三)自认必须为明确的意思表示;

  (四)自认适用范围为那些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民事案件,主要适用于涉及财产问题的案件。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不适用自认。

  三、自认的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上述文章属于关于“不适用自认的情况”的介绍,主要介绍了不适用自认的情况,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办法而定,与此同时,对于自认方面的法律问题,有必要时,可以自行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证据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744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证据律师团,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