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大损失处罚员工标准

2021-12-22 14: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作为用人单位,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危,同时劳动者在为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保障,当然作为劳动者,也是需要对用人单位负责的,那么你知道重大损失处罚员工标准吗?相信很多人不了解。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一、重大损失处罚员工标准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于公司扣除员工所有工资的情况,公司不能扣除超过员工工资的20%,如果员工确实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二、对于劳动者工作中过错的认定问题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应当从如下几个条件考虑:用人单位存在损失;劳动者存在违反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或应当遵守的劳动纪律、职业规范等职务侵权行为;损害与劳动者的违规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劳动者是否有主观过错。对此,用人单位应当举证证明,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但是由于劳动关系具有人身依附性,企业作为劳动成果的主要享受者,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才负赔偿责任。

  三、用人单位损失的范围确定与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一般而言,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经济损失应以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限。

  从劳动者角度来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劳动者的过错程度及原因大小有关,为此劳动者需承担与之相应的全额或者部分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赔偿办法,原则上不能突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

  至于赔偿方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如在职的可以约定,是一次性的赔偿还是逐月按工资比例赔偿。对于离职劳动者用人单位也可以要求一次性赔偿或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重大损失处罚员工标准”的相关内容。对于劳动者造成重大损失,可以要求员工赔偿,根据情节轻重决定对员工的处罚。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或者存在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09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