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2021-10-09 13: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国,一般工作进入公司后都会帮忙买社保的,但很多公司存在侥幸心理,不想替试用期的员工交社保。那么,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接下来由找法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试用期公司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应当在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依法替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里所说的社会保险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该规定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狭义上,特指已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另一方面也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该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毫无疑问,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在“用工”,此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因此,只要用人单位雇佣劳动者开始用工,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无论是否在试用期内。

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二、用人单位不交社会的后果

  公司因为不给员工交社会保险,会因此承担如下后果:

  1、行政责任:不交社保的,由社保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2、民事赔偿责任:公司要赔养老金等损失;因不交社保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另外,员工换了工作后,公司需要协助其转移社保。对于转移社保,具体步骤如下:

  1、正常情况下,离职时用人单位会办妥相关事宜,将相关资料文件放到个人档案中或交到个人手上。如社会保险转移单等。

  2、如果离职后马上入职到新用人单位的,那就将相关资料转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会办妥相关转移手续,由新用人单位续保即可。当然了,如果新单位在异地,可能需要根据异地的社保中心确认或者根据异地不同的政策办理。

  3、如果没有马上入职新用人单位的,可转由个人续保,从单位的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个人续保的,只需要缴纳养老金和医疗费用,基数以当地的平均工资为标准。待入职新用人单位后,在交由新用人单位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并续保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三、试用期的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公司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的相关解答,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马上入职新用人单位的,可转由个人续保,从单位的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502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